快繁生根与壮苗培育一直以来大多数采用阶段性生产的方式,即生根后移栽营养杯或者苗圃进行壮苗管理,直至商品苗出圃。增加了移栽环节,也让田圃地的田间管理成为繁杂的工作。为了实现高效生产,一体化远成整个快繁与壮苗过程。对于一些较易繁殖的品种可以进行气雾与快繁复合的生产模式进行高效生产。 在自然界环境中,热带雨林系统是生物最为高效的系统,快繁与气雾培育就是借鉴自然界的热带雨林模式,完成离体材料的快速生根与种苗的快速生长。在技术手段上,配套根雾系统与叶雾两大控制模式,早期生根阶段,启动根雾与叶雾,生根后切换成根雾培育模式,并于根雾水当中配入标准养液配方,实现生根种苗的快速雾培生长。实现离体材料的不间歇生长发育,实现短周期成苗移栽。 十年前我们在农科院实验基地曾进行过该项研究,取得较好的技术效果,形成完整的技术模式,实现雾培与快繁的有机复合。利用雾培的立体性实现快繁面积的数倍提升,利用雾培的快速生长特性,实现种苗的速生复壮,短周期成苗,利用管理的智能化技术,实现种苗育苗期间的省力化耕作。技术手段采用铁丝网格作为基材定植板,用黑白膜作为根系的避光覆盖物,构建成塔形雾化模式,所培育的离体材料插入网架定植孔中,让离体材料切口在根雾的刺激下生根,免除传统育苗的基质固定,改为网孔的无基质插枝固定。切口在气雾环境下往往生根快于基质环境,而且会催发大量的皮孔根系,使根量多于基质快繁。生根时间缩短,我们实验的台湾速成生杨,一般繁后一周即形成发达根系,当根系长至3-5厘米时,即往根雾水配入标准养液配方,实现种苗的无土化雾培速生。在未生根阶段,确保叶片稳定的保湿弥雾极为重要,所以控制上分为两阶段管理,早期未生根前实施根雾与叶雾双管齐下模式,生根后关闭叶雾只进行根雾培育,降低整体环境湿度,让种苗在干爽的气雾培环境下快速生长。 气雾培育的种苗根系完整,移栽无损,具较高的移栽成活率,优于基质苗移栽效果。通过快繁与气雾培的结合,生产者可以在同一生产环境下一次成苗,节省用工提高效率,缩短时间提高苗质。这种模式将为是未来种苗生产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它还适用于长枝快繁育苗,可以利用雾增殖的气孔生根特性,实现一些长枝段,甚至长度超米的材料也可以成功生根,成为传统基质快繁的重要弥补与替代。

塔式网架覆膜模式的气雾快繁与雾培壮苗系统(2007年5月22日)

切口于气雾环境下完成根原基发育(2007年5月22日)

气雾环境下皮孔发育形成皮孔根(2007年5月22日)

形成发达气生根历时十多天(2007年6月3日),此时可关闭叶雾实施养液的根雾供给进行壮苗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