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离体材料在智能化的高湿度苗床中,常会出现由于病原菌的侵染而导致切口腐烂或小芽枯萎等现象,从而影响成活率及苗的质量,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病原种类及菌株的研究,发现主要的病原菌以细菌性为主,它与传统土壤育苗的病原菌完全不同.常规土壤育苗中常出现的病原菌有以下几种,如导致立枯病的真菌腐霉菌、疫霉菌、镰刀菌、丝核菌、葡萄孢菌,另外还有细菌性的枯萎病。但是在无土的珍珠岩环境,滋生危害的大多以细菌性病原为主。
通过对切口腐烂部位的菌株分析研究,从2500多个菌株中分离出1-4个具有代表性的病原菌,其中除了丝核菌中的镰刀菌外,其他全为细菌性病原菌,所以在智能化的快繁苗床根本无需考虑真菌类的侵染。在细菌性的病原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是能使十子花科蔬菜发生软腐的腐烂性细菌如水芋芽孢杆菌,胡萝卜芽孢杆菌,及周身具有鞭毛或呈棒状圆筒状的芽孢杆菌变种,以及引起作物立枯及枯萎的尖孢镰刀菌。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及马铃薯芽孢杆菌,这些属于枯草菌类,体内有芽孢,这些菌虽然还未发现对生活体的植物有影响,但对离体材料很有可能会侵染危害,这也是快繁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病原菌。 |